浅谈贺州客家鸡歌与重鸡习俗
日期:2019-12-05  发布人:常凤云  浏览量:841

 

作者:广西贺州市博物馆 曾宏钦

鸡歌是广泛流行于广西贺州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由道士和尚在安龙、打醮、办丧打斋时所演唱。唱此歌时一般在凌晨鸡啼头遍之后,且段歌都以鸡啼起兴,故名“鸡歌”。一般由两人演唱,各用小扁鼓和小碗做伴奏,二人轮流唱段,互相斗智、逗趣,从五更唱到太阳高升。由于歌调的旋律爽朗明快,句式参差错落,唱词幽默且比兴丰富,深得客家群众喜爱,在后人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流传至今,成为一种固定的唱腔声调。

DSC03229_副本.jpg

客家鸡歌以鸡起兴,如(打锣者)唱:“金鸡子呀紫金鸡,一身穿着紫金衣。(念):坛前,坛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齐齐都来听捱龙(计)龙鸡唱,紫(计)紫鸡啼。鸡啼五更清早起,早早起来做脉介?背起鱼网丁鱼去罗正当时……”

(打鼓者)唱:“金鸡子呀紫金鸡,一身穿着紫金衣(念):左左右右,阿哥阿姐,叔婆伯母,齐齐都来听捱龙(计)龙鸡唱,紫(计)紫鸡啼。朝朝五更清早起,早早起来做脉介?背起犁耙耕田去罗正当时……”①

演唱者都以金鸡鸣啼起兴,进而延伸到日出早起劳作。既与凌晨法事气氛相吻合,又将鸡、日出、人三者巧妙勾连。什么外物激起了这种创作灵感?民俗学家白川静认为:“具有预祝、预占等意义的事实和行为,由于作为发想加以表现,因而把认为具有这种机能的修辞法称为兴是合适的。这不仅是修辞上的问题,而是更深地根植于古代人的自然观、原始宗教观上;可以说一切民俗之源流均在这种发想形式中。”②

一、丧葬祭祀礼仪中的鸡俗

1、祭祀活动。贺州客家人多于明末清初自广东梅州、河源一带迁来,分布于八步区各大乡镇,又以莲塘、黄田、沙田、公会居多。保持着颇具特色的风习俗仰,乡野庙宇神坛繁多,各姓氏均设祖宗祠堂,安龙打醮、庙会炮期活动更是必不可少。以莲塘镇白花村江氏为例,每年两次的春秋祭祖,四大房后人聚集江家总祠堂祭拜祖先。祭品为煮熟的整只公鸡,连带鸡血与内脏。届时只只雄鸡于供桌上一字排开,在族人观念中,谁供的鸡越大越漂亮,则视心越诚,祖宗福佑亦会多多。年三十、正月初一、元宵节等节日的祭祖无一例外用雄鸡供奉先灵。

客家地区大小庙宇均有炮期,或一年一度或三年一度。日期为所供奉神诞日或良辰吉日,如黄田水岩坝大庙山炮期为每年正月十九。管理委员会提前一星期主持抢炮活动,即在花炮上套一特制铜环,点燃,花炮在冲天的同时铜环往下掉,众人蜂拥而抢之,抢到者即为是年“炮主”,视为大富大贵。炮期之日将七宝大王神牌从上年炮主家搬出安放于一神轿上出游,并赐予新炮主家供奉。同时跟随神牌出游的是另一神轿上的鞭炮与供品,摆于显著位置的是染成红色的全雄鸡和一只猪头,鸡头朝向神牌方向。活动结束安置好神牌后方可撤消供品。

2、丧葬仪礼。贺州客家人操办丧事分为两种:一种是死者80岁以下,按普通白事程序;另一种是80岁以上逝者则按喜事办理,挽联亦用红色故有“红白喜事”之说。设灵堂时,先将尸体穿戴好停在堂屋,脚前放一香炉与祭桌,桌上摆一碗酒、一碗饭,饭上插一双筷子,放一个熟鸡蛋;另碟盛一只熟鸡,头朝里,脚爪宰成跑样,俗称“扒路鸡”。此鸡在葬礼结束后切开炒熟给家人吃,说是吃了的人就有福气,得到死者的保佑。下葬时先要杀只公鸡丢进墓坑内让它扑腾一番,鸡血随其洒入,之后才放入棺材,此仪式亦称“扒路”

DSC_1569_副本.jpg

80岁以上逝者要请道师打斋做隆重道场,其中有过火砖的仪式。即在门外平地升起火一堆,烧红七块火砖,之后把烧红的七块火砖摆成一条直线,道师做法,用绳子穿一公鸡鼻子从火炭中的七步砖上面拉鸡走过,谓之“跳度”。意为操度亡魂,使之免受地狱酷刑之苦

在客家人丧葬仪式中,鸡血、鸡蛋鸡脚,鸡的各个部位都具有了特殊的神性。扒路鸡为亡灵引魂指路,用其神秘魔力驱邪镇妖,指引到达彼案。跳度中公鸡过火砖亦源于其驱邪逐阴功能,并能沟通阴阳之界。民间传说“鬼怕鸡鸣”与“鬼怕日光”是鸡能“逐阴导阳”习俗的阐发。

DSC08329_副本.jpg

综观贺州客家人丧葬祭祀礼俗,鸡以其神秘象征意义在仪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召唤神灵降临赐福,消解人神之间、阴阳两界之隔阂,缓解人的恐惧与困惑心理,从而成为客家人观念中的神物。民众将鸡纳入民间文艺创作范畴,这才有了家喻户晓的鸡歌的灵感冲动。

客家鸡歌中称鸡为“紫金鸡”,字面上即包含了对鸡的崇敬之情。金鸡,实际上就是远古先民信奉之太阳鸟的现实化,鸡与生俱来的司鸣报晓习性让先民对其认识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鸡鸣是古代民众起居的标志。

二、人神沟通的媒介

祭祀先祖神灵,贺州客家人约定俗成将鸡作为三牲之首。在他们意识中,无鸡不成祀鸡牲的供奉,标志着神灵的降临与显灵,人神对话才得以实现。这是客家人集体意识、社会环境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timg_副本.jpg

鸡司职鸣啼与刨地觅食的生物属性,赋予了其勤劳忠诚的人格化品格,客家人的吃苦耐劳、适应性强的族群特征已为世人所认可,他们认为在鸡身上亦彰显着这种神奇的隐喻力量,对鸡的尊崇即为对本族群的文化认同。民间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俗语,可见鸡在客家人潜意识里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鸡以其神性充当了人神沟通的媒介。民间习俗,神生活在一个神圣化但酷似人间的空间,人类要恭请其降临,必要奉上最尊贵的牺牲,神祖牌位、神像才会具备神力。贺州客家人从广东各地辗转迁徙而至,饱尝客居他乡之苦,出于纳福消灾的心理需求,客家人往往诉诸于神祖之荫庇。因此将凡能保佑安康、长寿、太平、财富等的民间诸神都纳入自己的信仰体系,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多神崇拜。光八步区大小寺庙就有一百多座,树神、泰山石敢当等自然崇拜也随处可见。客家强烈的宗族观念与狂热的神明信仰是其区别性特征。家祭、祠祭、庙祭,客家人必挑选个大肥美的雄鸡作为馈赠给神的礼物。祭祀之后的鸡做成白切鸡或是炒熟全家人分享。庙宇祈福、完福、打醮等活动,两大碗白切鸡为首先上桌的主菜,俗称“神功饭”,认为吃完这福餐就能真正得到神灵保佑。此种对牺牲的“破坏”,自然是娱神娱人一体了。

前述客家人丧礼中所置“扒路鸡”,顾名思义即有“带路”之意,民间普遍认为阴间有无数冤魂厉鬼,作恶多端,恐对新逝者不利。用祥物鸡驱鬼开路,则能为死者扫清通往冥间之路,寻觅得安身之地。过火砖仪式源于同样的思维方式。人民用象征方式寄托了对死者灵魂归宿的美好期许,也昭示了客家人事死如生的伦理观念。

贺州客家人的重鸡习俗,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鸟信仰,又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和自然因素刻上了本族群的深刻烙印,显示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

[注释]

①苏斌主编《桂东客家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5169—171页

②白川静《兴的研究》《中国古代民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第49页

[参考文献]

陈勤建《中国鸟信仰》学苑山版社2003.5

作者联系方式:

1、通讯地址:广西贺州市博物馆

2、邮政编码:542800

3、电话号码:0774-332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