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黄姚古建筑群全景记实
日期:2020-05-12  发布人:常凤云  浏览量:1096

作者:胡庆生

昭平黄姚古为百越地,发祥于宋,相传宋皇裕年间(1049-1055 )狄青南征至此,因地无名,遂以当地仅有的“黄”、“姚”两姓居民的姓氏为地名。迄今,“黄姚”一词一直沿用。明代早期,由广东迁入一部份居民,他们与先期到达这里生活的瑶族居民及古越人一起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系“广府人”。广府人在这里经营豆豉加工业,并创出了品牌。在明清两代,其产品畅销海内外,于是黄姚居民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用这些财富建造住宅,就形成了今天的黄姚古建筑群。现整个黄姚古镇内共保存有革命史遗存5处、宗祠9间、佛道宗教类建筑9间、门楼12座、石板街道八条、传统民居300多间、石拱桥9座,传统建筑和构筑物面积共计79140. 5平方米。是广西以明清建筑群为代表,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颇具岭南特色的大型古建筑群之一。

timg_副本.jpg

古镇座落于喀斯特地貌之上,这里山石奇崛,犬牙交叠。姚江、珠江和兴宁河从镇内通过,河水清澈,江似罗带。镇内古树参天,景观异常秀丽。传统建筑完全融入山水之中,构成一幅青瓦粉墙、黛山绿水的完美画卷。清代诗人李作霖关于黄姚的诗句“石抱山环水绕渠,翠回路转径通衢,权衡非市如归市,贸易无好却有圩”是对黄姚的最好描述。

黄姚古建筑群以其建筑群体文化品位高,历史遗产保留完整,建筑物与建筑物所处环境和谐得体而成为贺州市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黄姚古建筑群全景

由于是顺应地形走向而建,黄姚古建筑群不仅规划严整而且复杂多变。但由于山河水系的自然分割,黄姚古建筑群的分布还是很有规律的,我们将其分为四个区和一个镇外建筑点(文明阁)。分述如下:

1、东区

位于姚江东岸至真武山西麓。这个区域的文物古迹集中分布于东到真武山西麓,北到新兴街北门楼,西到姚江东岸,东南到东门楼,西南到锁龙桥的范围内。其间的文物点有以下几类:

街道与沿街传统民居:街道有新兴街、中兴街。民居分布在街道两侧,犹以郎官第、隆安大院为代表。其中新兴街位于东区之北,中兴街位于东区之南。两街均沿真武山西麓缓坡呈南北走向而建。新兴街自新兴门进入后,向北地势渐高。街面均由青石错缝平铺,街两旁的民居均为青砖清水墙硬山顶连墙式小青瓦房。全部民居大门都向街而开,在门旁大多设有用作交易的窗口,又称埠窗。民居全部都是三开间,一般以两进为多,大户人家也有三进或四进的,如郎官第。一般民居都不用柱子承重,而是把擦条直接架于墙上。只有郎官第天井两侧走廊使用檐柱。除大户人家之外,墙头都不饰壁画,显得较为素雅。

革命文物:张锡昌寓所。寓所坐落在中兴街,坐西向东,主座为三开间二进深的硬山顶青砖青瓦房,共两层楼,大门处设楼梯间,可直上二楼。在门外有一小院,院中地面铺石板,院的西南面开一小侧门通外。是东区唯一的一处革命史迹。

见龙祠:面向姚江,背靠新兴街临姚江一面陡坡。由神祠和一四角亭构成。四角亭为单檐歇山顶,四角由砖柱支撑,柱下有方形柱楚。屋顶盖青瓦,瓦头筒瓦和滴水用绿色琉璃瓦。歇山山头外侧塑浮雕蝙蝠。垂脊脊头做成龙头。亭西侧有五级料石踏步。亭北侧与一小路相连。神祠设于四角亭的东面,较四角亭要矮,共三开间,每间一进。主座内设有神台,神台上座神像2具,神台前为香案,香案下有一完供烧香用。香案上置一香炉。南稍间用于立碑,北稍间内供一神。神祠均青砖清水墙体,一面坡青瓦瓦面。

祠内楹联有:

(1)天光云影水声中画意诗情山水里

(2)坐久不知红日到闲来偏笑白云忙

祠中碑刻有:“道光十年祠亭碑”、“光绪二年重修”碑、光绪32年“重修东社见龙祠堂碑志”、光绪32年“重修一甲东社见龙祠各善信捐款芳名”碑、乾隆59年“永垂不朽”碑、“重建祠貌”碑各一通。

水观音碑:位于中兴街北门楼之北的姚江畔。露天存放,为一单块石碑,碑正面用阴线刻有一观音神像,上书“南无阿弥陀佛”。现仍不时有村民至此烧香膜拜。

梁家宗祠:梁家宗祠为三开间一进深的硬山顶建筑。墙体为青砖清水墙,梁架为穿斗式。山头为镬耳形。瓦面盖小青瓦,瓦头筒瓦和滴水盖绿色琉璃瓦。

门楼:共有新兴街门楼、新兴街北门楼、中兴街北门楼、中兴街中门楼、东门楼(中兴街南门楼)5座。门楼均二层,下屋为通道,向外开有一门。门内设栅栏。二层为值班室。二层的正立面均开有一方形或圆形的瞪望孔,隙望孔两侧各有一狭长的枪眼。二楼的背立面设有栏杆。楼面以原木为梁,木板铺面。楼均为硬山顶青瓦瓦面。山墙和前立面正墙均为青砖清水墙,背立面不设墙。

2、北区

位于姚江和珠江交汇处三角地带。这个区东到古戏台背后的姚江西岸,北到新街北面,南到珠江与姚江汇合处的珠江北岸,西到珠江东岸。北区文物类建筑有以下几类:

革命文物: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宝珠观)。宝珠观由主座、北厢、南厢和前院四个部份组成。前院北、东和南三面为围墙,南接南北二厢。北开一圆门。围墙为硬山顶清水墙,墙盖琉璃瓦。

主座共三开间两进深。前后两间用天井和连廊连接。第一进为马头墙式硬山顶。穿斗式结构。正脊饰佛山公仔。第二进为抬梁式结构,檐廊有卷棚。北厢由东西两座加一个天井与主座相连围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南厢为二层楼悬山顶砖瓦房。

宗教建筑:佐龙祠。佐龙祠由一四角亭和一小神祠组成。四角亭重檐,第一层檐为歇山顶,第二层檐为四面坡。屋脊均经改动,为水泥沙浆塑成。瓦顶盖小青瓦。四角柱为砖柱。神祠仅一间一进。祠屋顶为两面坡硬山顶。祠内设一神台。神台正立面开有一兔,用于烧香。

兔的上下饰有乾坤卦象。

桥梁:佐龙桥(双龙桥)、石跳桥,共两座。佐龙桥跨于珠江之上,北接宝珠观南门,南接佐龙祠。由两桥并联而成,又称双龙桥。桥为石拱桥,单跨,桥拱由料石交联砌置,拱圈为半圆形。拱肩上填土至拱背。拱背上用一层料石铺面。桥的西南侧设一桥碑。桥碑由碑帽和碑身组成,均由整石雕成。碑帽形如屋顶,碑身如 四方柱。碑身上刻有造桥的捐款一记录。因桥碑整体形布如钉,俗称桥钉。

石跳桥位于宝珠观东侧,跨姚江东西两岸中,由三十一个墩步组成。每一个步墩均由石灰岩整石凿成,为上小下大的石柱,一半埋于河床之中,一半露明于水面。 露明高度在60-70厘米之间。每一个墩步的横截面边长在40至50厘米之间。全部步墩呈一字形排裂,每个步墩相隔50至60厘米。

戏台:由舞台和化妆间两部份组成。舞台平面为方形,面阔略窄于化妆间,化妆间平面为长方形,舞台与化妆间共同组成一个凸字形平面。舞台由台基和四角亭组成。台基四面以料石砌置,内装水缸以扩音。四角亭为歇山顶,屋顶内设有藻井,屋顶用四柱支撑。化妆间为硬山顶,用砖墙承重,正立面开有两门与舞台相通。

3、西区

由姚江、珠江和兴宁河三河分割而成。西区北到新街北侧,东到姚江和珠江的西岸,西到天然桥,东到带龙桥,南至兴宁河北岸。西区的文物点包括以下几类:

timg (1)_副本.jpg

街道及沿街传统民居:安乐街、鲤鱼街、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等五条石板街及其沿街传统民居。民居尤以郭家大院为代表。各街均以青石板铺街,街旁遍布民居。民居有土坯砖瓦房和青砖瓦房。青砖瓦房除“粮局晓谕碑”第为马头墙外其余均为广东式硬山顶两面坡共墙房。青砖房民居一般为两层楼,三开间两进深,大门向街。土坯砖房多悬山结构,仅一层。

安乐街共分五段:东北段从高士其寓所起向西南经过亦孔之固至丁字路口;东南段自丁字路口向西南经永安门至护龙桥;中段东接丁字路口,西接安乐街西口;北段西至劳氏宗祠,东至高士其寓所;西段北自劳氏宗祠起经劳家巷、安乐街西口向南至仙人古井。由于中段和东北段地当大街,街两旁都是临街门面。北段为一些小巷。东南段西面和北面是民居,东面为开阔地。西段自劳家巷往南巷子渐窄。

金德街共分四段:中段东西向,东起安乐街西口,西至金德街与迎秀街交界处的三岔路口;北段南北向,北起三星楼,南接金德街中段;东南段南北向,北起金德街中段,南接兴宁河北岸;西南段南北向,北起金德街中段,南到吴氏宗祠。金德街中段街面最宽,中段和北段民居最为密集。东南段和西南段向南民居逐渐稀疏。街面也较窄。

迎秀街共分两段,呈人字形交叉。东段南北向,北起黄家祠,南至迎秀街与金德街交汇的三岔路口。迎秀南段东西向,东起迎秀街与金德街交汇的三岔路口,西至太平门。

天然街仅有一段,东西向。东起太平门,西至天然桥。天然街自太平门至通往郭家大院的郭家巷一段沿街民居保护较好,郭家巷到接龙祠一段间插有一些水泥楼。接龙门外至天然桥一段街两旁己无传统民居,仅天然桥和天然亭为古迹。天然街南面是农趣园,沿农趣园池塘四周民居大多被改建。

革命文物:欧阳予倩寓所、高士其寓所、广西日报社旧址。高士其寓所位于安乐街东北段,欧阳予倩寓所位于迎秀街南段,广西日报社旧址位于迎秀街东段。三处均为三开间两进的硬山顶青砖清水墙青瓦房,均二层楼。

宗祠:郭家宗祠、黄氏宗祠、林氏宗祠、莫氏宗祠、劳氏宗祠吴氏宗祠。全部宗祠都为二间两进,镬耳硬山顶,青砖清水墙。劳氏宗祠和林氏宗祠经改建后在原清水墙之上加批一层假清水,一层楼,盖小青瓦,瓦头原为石灰膏,无滴水,现被改建为绿色琉璃釉筒瓦和滴水。吴氏宗祠檐柱为青石柱,郭氏宗祠檐柱上加贴有红色彩砖。林氏宗祠将原有的木柱换成红砖柱,并加饰一层铁红色批灰。

桥梁:三星桥、天然桥、带龙桥。天然桥跨于兴宁河之上,为单拱石桥,拱架于石台之上,桥拱圈由规整的料石交联券成,桥肩和桥面由料石和乱石组合使用,石间勾缝较大。桥跨大于矢高,为坦拱桥。

三星桥:跨于珠江之上,连接三星门和新街。桥跨以两岸的自然磐石为台基,桥拱自台基上直接起矢。为单跨石拱桥。拱跨小于矢高,为陡拱桥。桥拱圈由料石交联砌置。

timg (3)_副本.jpg

带龙桥:位于姚江之上,联接东西二区。由于姚江江中心在此有一礁石滩,因此带龙桥由两座单孔石桥组成,分列于礁石滩的东西两侧。两桥桥拱圈均由料石交联砌置,桥夸均小于矢高为陡拱桥。但东桥跨大于西桥跨。东桥的桥面和桥肩铺石间有腰铁连接。东桥一桥拱石向拱背方向内缩,使得桥拱圈在此形成一个内凹面。

门楼:三星楼、西门楼、太平门门楼、接龙门门楼、亦孔之固门楼共5座门楼。西门楼已垮塌。太平门门楼为新建门楼。三星楼、亦孔之固门楼、接龙门楼三门楼均为二层硬山顶房。底层为通道,门开于城外一面。大门设栅栏。二楼楼析为原木,用木板铺楼面。二楼正立面方向中间开一燎望孔,两侧为竖排的长条形枪眼。三星楼西墙墙头线脚脱落,正立面的墙上被使用人新开窗口。接龙门保存较好。亦孔之固门楼底层山墙用片石砌置,大门的门嵋和缭望孔边框也全部用料石制成。

仙人古井:位于兴宁河北岸,一个泉眼,共分三池,井水自上游泉眼往下游方向流动,最终流入兴宁河,上游池用于汲取饮用水,中游池用于洗菜,下游池用于洗衣,井壁和井栏均为石制。

接龙祠:由一歇山顶四角亭和一神祠组成。四角亭建于一石砌台基之上,沿台基东西两侧各设一长条形围栏,围栏也可当座橙使用,供人休憩。北面为正门,正门外设两级蹋步。围栏的东西两端各立一石柱楚,柱楚上接砖柱。柱上架梁,梁上为瓦顶,瓦为绿色琉璃瓦。四角用莲花斗出挑。亭西与神祠相接,神祠为硬山顶小屋,依靠清水墙承重。祠内设一砖砌神台,台下开一盒为香炉。

天然亭:为重檐四角亭。四角亭建于一石砌台基之上,沿台基东西两侧设各设一长条形围栏,围栏也可当座撰使用,供人休憩。北面为正门,西侧立“重修天然亭石碑”一通。围栏的东西两端各立一石柱楚,柱楚上接石柱。柱上架梁,梁上为瓦顶,筒瓦和板瓦为绿色琉璃瓦,滴水为黄色琉璃瓦。四角用莲花斗出挑。下层亭檐为四面坡,上层亭檐为歇山顶。

4、南区

北到兴宁河南岸,南到隔江山北麓,东到守望楼,西到龙畔街西端与金德街南门楼交界。区内古建筑有以下几类:

龙畔街及沿街民居:南北走向,街面均铺石板。有无名巷和新安门巷两条巷子。从天佑古公祠向西,龙畔街北面临兴宁河一侧民居大部倒塌,南面靠聚仙岩一面民居保留较好,龙畔街西端自古延兴住房开始向西不再有古建筑分布。自新安门向东,沿街民居不仅集中分布,而且保存完整,至司马第达到高峰。司马第共三开间三进深,共二层楼,为硬山结构。大门外有二层共十级料石踏步。底层踏步共三级,两侧设垂带,垂带底端设石鼓。上层踏步不设垂带。踏步东侧立有二抱旗石,用于安放庭旗。司马第正间檐下檐板雕花精致,正立面墙头饰有十四幅壁画。

寺庙:兴宁庙、仙山祠。兴宁庙由一歇山顶四角亭和一神祠组成。四角亭建于一石砌台基之上,沿台基东西两侧设各设一长条形围栏,北面亦设有围栏,但仅东西两侧围栏完整,北面围栏中间分断为大门。南面不设围栏,以利亭子与祠连接。围栏也可当坐模使用,供人休憩。北面为正门。围栏的东西两端各立一石柱楚,柱楚上接砖柱。柱上架梁,梁上为小青瓦,正脊饰佛山公仔。四角用莲花斗出挑。亭南与神祠相接,神祠为硬山顶小屋,依靠清水墙承重。祠内设一砖砌神台,台上供奉有神像。从亭内地面到神祠内共四级踏步。在神祠的正门踏步正中心设一石制香炉。香炉为四方形,内空,用于烧香,外有一圆孔作为炉门。神祠东西各有一厢房。东厢房与正间紧邻,房内存有大量碑刻。西厢房隔新安门而建,内供神像,并饰八仙过海图壁画。

仙山祠:仙山祠为两进三开间的单层建筑,悬山顶清水墙结构。第一进处有一院落,院落用青砖围墙围护。

门楼:守望楼、新安门门楼。守望楼:为二层硬山顶房。底层为通道,门开于城外一面。大门设栅栏。二楼楼析为原木,用木板铺楼面。二楼正立面方向中间开一隙望孔,两恻为竖排的长条形枪眼,背立面设栏杆。

新安门门楼:为单墙建筑,共两层,底屋为大门,门上 有木质门媚。门框有石质角石。第二层以上墙头通过线脚出挑,上盖琉璃瓦,为硬山顶。

天佑古公祠:为二层楼三开间二进深建筑,硬山顶结构。垂脊为灰沙脊,正脊为叠瓦脊,墙为青砖清水墙。大门处有两层踏步。底层踏步共五级,上层踏步共二级。

护龙桥:跨于兴宁河之上,连接龙畔街和安乐街。桥跨以两岸的自然基石为台基,桥拱自台基上直接起矢。为单跨石拱桥。拱跨小于矢高,为陡拱桥。桥拱圈由料石交联砌置。桥面和桥肩均用料石护拱桥面东西两侧设有条石栏杆。

5、文明阁

位于天马山西麓,为旧黄姚八景之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解放前已经历了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十年(1830)、同治九年(1870)及1926年4次重修。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群众捐资作了多次无序维修。原有山门、不更亭、文明首第、土地祠、惜字炉、天然图画、大堂正殿、魁星楼等8处单体建筑。现仅有惜字炉和大堂正殿较好保存原样,其余的在1980年以来的历次维修中改动很大,已不能成为古建筑。惜字炉由基座和炉身两部份组成。基座石制,形如须弥台。炉身状如四面坡顶的凉亭,亭身西侧开有一圆形炉门,南侧开有一拱形炉门,供信士投放香纸腊烛。大堂正殿为三间一进的硬山顶减柱穿斗式结构。堂的四金柱均为石柱。四周用砖墙围护。

文明阁中碑刻计有13通,分别是:“道光辛丑年结工碑”、乾隆56年“古公培自发善心修文明阁路四十余丈”石卑、“民国七年重修文明阁碑记”、乾隆30年“禁山石碑”、“民国丙寅科重修碑”、“并客厅惜字炉碑”、“新建不更亭碑”、“莺飞鱼跃”摩崖、“重阳登高联咏”摩崖各1通。“庚子年重建文明阁碑”和“同治庚午年重修文明阁客厅碑记”各2通。

黄姚古建筑群的价值认证

1、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黄姚古镇早在宋代之前就己开始设村,明代中晚期成为昭平县东部和贺县西北部一带}n面上的牙镇中心,是连接贺县至桂林官道上的一处重要中转站。也是连接贺江、思勤江、桂江三个水系陆路上的重要节点。民国3年开始,这里成了管理今昭平樟木林、巩桥、黄姚、凤凰四个乡镇的黄姚区区治所在地。后来,由于官道改道,这里区位优势顿失,成了偏居一隅的世外桃源,受外界干扰较少,大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较好保存。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传统文化己严重崩溃的今天,从建筑到民俗都还保存十分完整的黄姚古镇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岭南独有的“东资西市”经济活动的重要见证有明一代,由于瑶族反对改土归流,桂东地区的富川、钟山、贺县、昭平及广东连山一带的瑶族起义不断,桂东地区的历史就一直在起义与平乱的战火中前行。这导至大量资源闲置。至清代早期,由于鄂尔泰经营广西,广西迅速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这样,大量的广东资本进入广西,与广西的资源、市场相结合,广西出现了一波抒镇建设的高峰。黄姚古镇就是这种历史机遇下完成了由乡村向好镇发展的历史任务。现在,因东资西市而出现的大量好镇集市要么已完全被现代化城镇所取代,要么已经没落重新成为乡村。而黄姚从建筑规制到集市布局再到居民所从事的主打产业如豆豉作坊等都还保留原态,黄姚对见证“东资西市”这一历史经济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城镇规划的典范

在由农耕经济向商贸经济过渡中,黄姚完成了由村寨向城镇的过渡,黄姚的民居就由满足遮风避雨栖身宿命的简易实用型建筑向既满足栖身立命的住所要求又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过渡,因而黄姚古建筑群的单体建筑大量使用艺术构件。有条件的人家,在门头上都挂有牌匾,这些牌匾或表现主人家的显赫家世,如中兴街郎官第“圣旨”匾。或表现主人的儒雅胸襟,如“直道可风”牌、“模范长留”牌、“且座吃茶”牌等。整个黄姚古镇内共有匾额50多块,其中“且座吃茶”是匾中珍品,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也有的人家为了表示知书达礼的向学家风,喜欢在门上题挂诗联楹副,迄今保留下来的共有186首诗联,197对楹副,如东门楼的“川达三江直绕过珠海姚溪香西域,楼成子凤特耸出螺峰文峡关键东门”的楼联,其气势就十分雄浑。

另一方面,在留住“生根石”(即建筑施工中尽量不破坏原有山石)这一朴素的建城思想指导下,黄姚古镇的整体规划还成功引入了园林化设计理念,讲求收放结合,曲径通幽和画龙点睛等布景手法,收到了在有限地域内造出无限景观的效果。整个古镇被建成一个放大了的园林。在发展城镇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让自然山水为古镇增姿添彩。书法家王玉池的题书“得山川清气,极大地大观”就是对黄姚园林式景观的盛赞。同时为了适应明清以来广西一带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兵匪劫掠横行的局面,黄姚古民居群在地形的选择,村寨的布局,石墙、门楼等设施的建筑方面,还充分考虑了防御功能的要求。表现在,黄姚的街巷都不直,而是不时地需要转弯。这实际上就是采用了明代戚继光抗楼时所发明的挡马技术,即建成弯曲的街巷以延阻敌方马匹的行动,方便聚而歼之。要协调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今天都还仍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而黄姚古镇在这方面的成功,无疑将为今天的城镇规划提供宝贵的经验,具有极强的科学价值。

4、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黄姚古镇是抗战后期中共广西省工委所在地。在省工委书记钱兴的领导下,这里成了广西最坚强的革命战 斗堡垒。同时,在抗战后期,这里也是从桂林疏散而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士如高士其,欧阳予倩莫乃群、陈肋先、千家驹和民盟等民主机构的避居所,是开展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地方。这些革命人士、民主机构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活动所留下的遗迹遗物成了实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稀资源和生动教材。

5、黄姚古建筑群是“广府人”这一特定人群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

黄姚古民居内群的居民都是“广府人”,使用“广府人”方言,建筑选址讲求四面有山,村前有水,并能凿井的地貌环境,建筑布局讲求门楼控制巷子,巷子控制住户,住房后一定设祖宗牌位,拜自家五代以内的祖宗。如果同姓的族人多,还会在住家之外另设祠堂祭拜共有的远祖。民居大部采用硬山顶连墙式的“广东屋”式样。规划十分严整。

6、黄姚古建筑群是岭南地区明清时期建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姚古建筑群是明清两代岭南地区村镇建筑技术的群体总合,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建筑理念虽然烙上了“广府人”的文化特色,但仍然统一于其所处的时代特征。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四》中说:“广西诸郡,富家大室,覆之以瓦,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仰视其瓦,徒取其不藏鼠。日光穿漏,不以为厌也。下民垒土壑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黄姚的古建筑保留了书中所描述的古代岭南人家包括富家和下家二种砖瓦建筑的全部特征。如瓦房的瓦顶下不设泥沾背,瓦面漏光,一般的小式民居都不使用柱子承重等。随着古建筑群的大量消失,黄姚古建筑群的完整保存,成为当今不可多得的明清时期中国岭南地区民居建筑的杰出例证。

(作者为贺州市博物馆馆长、馆员)

《贺州文史》第二辑上发表